在“ 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6月22日,南宁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南宁市2020年以来禁毒工作成效。记者在发布会获悉,2021年以来,南宁市在毒品综合治理、禁毒严打和社会禁毒管控等方面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截至6月17日,全市破获毒品刑事案件 244起,破获团伙案件33起,破获聚众吸毒案件28起,抓获毒品刑事犯罪嫌疑人384名,依法逮捕514名,移送起诉694名。缴获毒品1.82千克,查获吸毒人员1551人,强制隔离戒毒569人,新发现吸毒人员557人。与去年同期比,逮捕数上升235.95%,破获聚众吸毒案件上升75%。
2021年2月4日,南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到线索:有一个涉毒可疑包裹从境外缅北地区发出,将要寄往广西南宁市江南区。经过深入核查,在区厅禁毒总队指挥协调下,南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与江南分局派出得力干将成立专案组,千里奔赴云南开展侦查工作。2月7日14时许,专案组在南宁市亭洪路南一里菜鸟驿站抓获前来取件的陆某伶,在邮包内查获毒品海洛因可疑物7包,共计242.75克;17时许,专案组在南宁市安吉东收费站设伏抓获从云南省德宏返回南宁的冯某荣、邓某良。
2020年以来,南宁市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疫情善后矛盾化解工作的同时,继续毫不放松抓好禁毒斗争,2020年南宁市禁毒工作多项指标名列第一,连续四年获得全区缉毒执法绩效考评第一名,全市禁毒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全社会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普遍提升,毒情形势明显好转。率先在全国创建的毒品治理监测体系及信息化平台,撬动了全市综合治理突出毒品问题工作开展,取得重大效果。打造了毒品治理监测的“南宁经验”。经国家禁毒办监测,在全国污水检测中南宁市城市污水千人消费量与2018年相比下降66.8%,从全国第5下降到65名,在广西直线下降到第10名。自治区禁毒办已明确要把我市毒品治理监测工作经验向全区推广。上林县和西乡塘区顺利摘掉国家禁毒重点整治通报警示和自治区重点关注的“帽子”。打击毒品犯罪取得新成效,连续四年获得全区缉毒执法绩效考评第一名,2020年南宁市逮捕、起诉、打团伙、破获目标案件、缴毒、查处吸毒人员等多项指标名列第一。打击整治外流贩毒成效显著,2020同比2019年下降54%。侦破多起特大目标案件。去年南宁市侦破19起目标案件,其中8起为公安部目标案件。 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5月12日至14日,南宁市组织5300余名警力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邕江3号”禁毒集中整治统一行动,共排查人员6916名,破获行政案件294起,刑事案件85起,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125名,抓获在逃嫌疑人2名,缴获各类毒品可疑物235.644克,查处吸毒人员356名,强制隔离戒毒138名。南宁市还获得一批全国性的荣誉称号。“心诚新”社会服务组织获得全国禁毒先进集体,横县禁毒办孙健获得全国禁毒先进个人。南宁市禁毒经验在全国、全区作经验发言推广。推进全民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积极组织全市1348所中小学校参与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成绩排名全区第二名。2020年,南宁市社会调查群众满意率综合得分89.275分,高于全区平均分,排名全区第6,上林县排名全区各区第一名。
下一步, 南宁市将加大对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和氟胺酮等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管控力度。
据悉,2021年5月11日,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和氟胺酮等18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决定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并新增列管氟胺酮等1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公告自2021年7月1日施行。
作者:曾屹崧
政法热门话题
南宁市召开建党100周年防范化解突出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推进会
南宁市开展“绿城反诈•断卡2号” 专项行动 抓获犯罪嫌疑人83人
南宁市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